上部云路 - 扎什伦布的清晨 [20100812]
丹增宾馆的前面山丘上是座宫殿式的建筑,虽然没有上去,但我一直很好奇是什么地方,回来后查了下资料,据说是叫做“宗山小布达拉宫”。而小布达拉宫的建造却比较有意思: 据民间传说,后藏人听说布达拉宫无比辉煌,便想仿造,派去的工匠用个萝卜雕出布达拉宫的模型。由于气候干燥,从拉萨骑马赶到日喀则,那个萝卜已经干得变形了,所以后藏的工匠们按照模型盖起了一座雄伟的宫殿,却不如布达拉宫。 唉,可怜的萝卜啊!不知道萝卜章会不会有这个问题呢?
丹增的一夜睡得很安稳, 第二天一起起来用过早餐,就直奔扎什伦布寺了。 扎什伦布是班禅的行宫, 类似于布达拉宫及其沉睡的活佛灵塔一样, 扎什伦布里面安放着历代班禅的灵塔。 往往、老北和飞刀选择放弃参观改去喝茶,我们其他5个人则带着好奇步入寺院。
其实走到里面没多远的时候我就和大家分开了。谈不上有意无意,只是因为白塔前一只小猫就给耽误了。 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有个招猫逗狗的坏习惯。 记得4、5岁的时候去承德避暑山庄,如我一般高的狼狗坐在那里吐着舌头,我跑过去摸不说,还把手放到人家嘴里。 不过猫和狗相较,我更喜欢猫, 估计也是天性的原因。 网上有句话, 说猫永远是介于高贵和犯贱之间的动物, 其实人也差不多吧。 话说回来, 回北京后有次聊天,逗大家说“男不养猫,女不养狗”, 而LAN和silence居然都表示从没有听说过,那在这里也顺便转一下我见过的最贴谱的“男不养猫,女不养狗”的解释,权当消遣吧:
猫像女人,男人不能养,一旦养了,会爱上像猫一样的女人,并且不能自拔;女人一般在感情上都比较脆弱,容易用情太深,所以不能养狗,狗生性贱,很容易就让女人依赖上,爱上,但是狗毕竟不是人,不能活的比主人长,所以当狗老的死掉以后,女人会伤心,并且很难从阴影中走出来。所以,男人要养狗,在男人的内心深处,都有驯服心理,还有就是男人的情感相对的坚强,就算,狗死了,也很块的能从伤心中走出来;女人要养猫,各自独立,互不干涉,但又相对依靠,在彼此孤独的时候,能彼此安慰。
自己一个人看庙宇是个很舒服的事情,在北京无事的时候我也喜欢自己去逛逛雍和宫、国子监和孔庙, 人与神的对话,只有一对一才可以进行。 就像传说的拉姆拉错,若要看到自己的前世,一定是要单独面对神迹的。 强巴佛殿, 高大的未来佛一身珠光宝气, 气势上给人一种压迫感,但换个角度,作为信徒,供献世之最华美时的心态,是否会一种极大的欢喜? 我一直是用一种好奇来看待宗教问题,想来应该不算是不尊重,倘若神佛真有性情, 应该是可以温和的面对的我的疑惑吧。很多藏人来朝拜,手里举得是大包大包黄色的酥油,圣殿前为酥油灯添加酥油,再奉上微薄的香火钱,是他们必做的功课。
班禅灵塔,如布宫的活佛灵塔一样,都隐匿在巨大的殿堂内, 华贵非凡。 生与死让人无法逃避, 生前显贵,死后亦极尽殊荣,或悲或喜终是旁人,尘土各归其位,寂默无语。
临离开扎什伦布的时候看见喇嘛们在打扫街道,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很自然,我想到了那句“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名言,不过事实也证明,能扫的了天下的人基本都是不需要扫自己小屋的人。 喇嘛们排成一字长龙,以扫荡的方式向前挺进。 尘土在脚下飞扬, 蓝天白云红衫,形成很靓丽的风景。 其实地已经挺干净了,除了尘土基本没有什么垃圾, 但喇嘛们还是很认真的在打扫。 有个小喇嘛明显是起了兴致,举起扫帚戏耍,正玩得不亦乐乎。 这让我想起《西藏一年》里面那个叫做次平的小喇嘛, 天真冒失的孩童, 甚至于他还不知道每天念得经文对他意味着什么, 背不好的话又要被黑脸师傅责骂, 但欢乐的时候, 那些有什么重要呢? 漫漫修行路,赤子之心可以走多远?
出门会和了喝茶的同志们,上车继续出发, 风景又变回开阔。 很意外,路过一片片油菜花, 司机们停车休息,我们则向见到荤腥的猫咪一样扑进花丛中。 路旁还有几颗青稞麦苗, 藏人喜好的糌粑就是这玩意磨成的。 日喀则, 是后藏的粮仓。 丰收的大地, 让人拥有希望。 几个孩子好奇的跑过来,被LAN抓住与他们合了几张影,然后北大叔爱心大发, 让孩子们排成队,开始挨个发大白兔。
车过拉孜318国道5000米里程碑,翻越嘉措拉山口,过山口的时候往往去挂了经幡,思绪随风纷飞或许比我们的旅途走的更远。我们的下一站,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
那个,那些孩子不是我抓过来的。。。。是飞刀抓来的,对于后来我给他们发的话梅也很深表歉意,因为真的很酸很酸,我看见一孩子酸的直皱眉也没舍得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