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上古格,思绪一下子又从轻松又转回悠远, 每一步都走得缓慢, 只为了认真的感受古格大地的厚重。 石子路上庙宇, 再之上转入沙石铸成的通道, 光线忽然就变得幽暗了, 顿时有些不真切, 我伸出手去蹭蹭墙壁, 沙砾悉悉索索的落下来, 是历史的叹息, 或又是记忆的解脱? 我忽然意识到古格让我感到怪异神奇的原因 -- 砂土的碉堡,一场雨就可以变为烂泥的黄土一柸, 在这里, 历经数百年沧桑而不倒。 可再转念一想, 遗址外面的那些土林, 哪一个不是砂土的沉淀? 土林的神奇, 让我惊叹。
一口气登上临近山顶的一个平台, 俯视下, 断壁残垣。 公元9世纪, 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灭佛毁教, 导致吐蕃颠覆, 有僧人携佛教重宝远避阿里, 若干年后, 朗达玛重孙在阿里建立古格王朝并大兴佛教, 使佛教在阿里地区再次繁荣, 加上古格盛产金银矿, 历史记载的古格是当时后藏地区最为繁荣富庶又势力强大的王朝。 然而苍天弄人, 800年后忽然间十万古格人一下子消失在夜色中, 留下后人无尽猜想。 最“正统”的说法是,王朝毁于外族入侵, 一夜屠城。 而更多的传说则浪漫的认为王朝消失是隐藏着一些更为隐秘重大的秘密。 不过历史的事情自有历史学家去考究,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游客, 有缘得见这片神奇的土地, 已经是感激天恩了。
目光从脚下的残缺延伸出去, 荒凉雄浑的象泉河谷在眼前一览无余, 生命的绿色围绕着河道, 是生的希望, 河的另一侧是土林断层, 锈迹斑驳的断层壮阔而震撼。 再远的地方是连绵的群山, 没入云层中隐蔽了更远的视线, 就像古格的历史一样不得见真容。 这一切已足以让人恍惚, 从荒凉到繁荣, 再到无尽的荒凉, 千年的历史一下子就以一副画的形式呈现在眼前了。 想象在画布中拉伸出去, 直伸延到云层里, 歌舞升平, 明媚金光, 然后忽然画面一转, 天色阴沉乌云翻滚, 黑压压的士兵从远山的云层中如蚂蚁一般漫出来, 杀声震天, 所过之处一边焦土, 血与火的终结, 将一切夷为灰烬, 百年沉寂后, 在尚带余温的灰烬中又再冒出青青小草, 风中挺直腰板。 只可惜, 驼铃不再, 风无所依。 眼睛猛地一干, 眨眼间一切又回到现实, 抬头, 看见LAN、往往和老北, 站在山顶。
上了最高处的“皇宫”, 有间屋子是凸出来的, 好像这里是皇宫的“夏宫”。 站在平台上向下探, 如临深渊, 我不得不再次感慨古格的工艺, 砂土的坚固让我有心再跳两脚, 又怕万一崩塌, 从此一梦古格不再醒来。 退出来遇到LAN他们, 说老海刚才站上去, 竟有些头晕腿软。 呵呵。 “后山”是“冬宫”, 地势要低一些, 攻略说这样会暖和一些, 也剩下一些基础的墙壁了。 但我始终觉得小了些, 不过环顾土林, 思绪还是始终淹没在苍莽中的, 光线在眼前明明暗暗, 感觉游离。
来, 给几张土林的特写。 有时候觉得那些风痕就像是一个个人脸, 像松汁包裹形成的那种琥珀, 张嘴呐喊的一瞬间被定格过, 用永恒的死亡困住生的一瞬。 前两天和一个朋友聊天, 谈起亲人离世生死无常, 感慨生命中最大的顿悟大概就是堪破生死, 只是, 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再放一张个人很喜欢的。 好像我总喜欢这种场景, 更为符合我一个游客的心情吧。 只是小小的玛尼堆这回不孤单了, 这个更像是一对恋人,相拥而坐, 看云起云落。
LAN说他们在山下的时候看见了“干尸洞”, 有几个胆大的当地人还爬了进去, 掏出来一截大腿骨。 下山的时候我遇到了那几个“当地人”, 黑黝的皮肤, 穿着迷彩, 直率爽朗, 见我拿着相机便要求我给他们照相。 我拍下来拿给他们看, 他们便问我怎么不能马上洗出来么?我只好再给他们解释这种相机不同那种拍立得, 他们才怏怏离去。 可惜时间关系我没有去成干尸洞, 想来也还好,如果去了,以我的性子大概会进去转上几圈吧。 或许可以留作下次再去古格的理由之一吧。 但再去古格,需要理由么?
因为不知道札达什么时候能够来电, 大家决定当天就继续前往阿里首府狮泉河, 对我来说,完成转山和古格, 行程就已经圆满了, 自那之后唯一的心愿就是平安回家, 只是后来路上的一切还是让我出乎意料哭笑不得的。 但当时不会想到那么多, 回头再看了最后一眼, 再见古格, 终会再见。
你的灵魂归属地~
第五张我喜欢,确实很难分辨哪是土林哪是城堡
子陌,你拍的古格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