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睹

喜×宁×善×悟×恩

Avatar

语言和文化

出差一个人的时候脑子一般比较活跃,用我LG的话说“这个点还不睡觉写博客的都是神经病!”但有的人就是那种“不写很难受,睡不着觉”的疯子,这种感觉跟有屁要放的需求是雷同的。

晚餐的时候和一位我早年在欧洲的直接主管吃饭聊天,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探讨了一下如果要去留学,到底什么时间比较合适的问题。他感觉凭他自己在美国生活工作的经历来看,研究生再出去都不晚,我们谈到了一些如何融入当地文化的问题。他提到印度人和中国人的区别,印度人在美国可以混的很好,目前美国很多IT公司的高层都是印度人,为什么中国人却很少能担任VP以上的职位。他觉得在中国文化中有一种“骄傲”导致难以主动地适应当地的文化。但在我看来,这种骄傲有主观,也有客观的因素。主观地是像他这种“尖子生”去美国留学,在过去的个人生涯中必然是极其优秀的,天然的优越感在新的环境下避免需要适应和调整。而客观地因素,我认为语言仍然是文化差异的主要障碍,如果把英文当做一个工具而言,我们并不需要很懂文化,只需要识字就好了。但识字和有文化之间的差距很大,这个差距需要很大的决心和兴趣才能填补上。一个人,要么保有强烈的兴趣,要么抱有强大的决心,否则研究生再出国想要弥补文化上的差异是很难的。

这让我想到很多很多年上新东方的课,有一个女老师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不仅是因为她讲了一个很浪漫的个人爱情故事,还因为她很慎重地分享了她的2个观点。一是open you mind and open your heart,另外一个是never repeat the same fault again。敞开心和开放思想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虽然听起来很通俗易懂,但做起来却难度极高,特别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会越来越顽固,这种顽固将阻碍我们开放的对待变化和新的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我认为就是一个open mind的过程,但就我自己的语言学习经验来看,这个锻炼宜早不宜晚,我们常听说要培养孩子的英文阅读习惯,但其实这都是“术”而非“道”,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借助语言学习理解西方的主流文化和思想。当然有人会说,我们看翻译的书籍也可以达到类似的目的,但我想说原著和翻译之间的文化之美还是不同,甚至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视角也大相径庭。而我自己的语言或文化学习也正在面临天花板现象,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太忙,压力很大,英语对我而言至多是一个工具,而非文化的载体,而转变这一现状的难度极大,到目前为止我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启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