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和接受
给予和接受是人生中需要学习的课题,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给予的人更快乐,更愿意去给予而不是接受。因为给予会让人产生主动、积极和可控的感觉,而接受往往会让人联想到弱小、被动和等待的感觉。给予的一方让人感觉更具备神性,而接受的一方则是被怜悯的对象。
比方说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往往是给予的一方,而孩子是接受的一方,父母总是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想要帮孩子做主,替孩子承担本该孩子承担的责任,并且还始终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对孩子好,是一种神圣而伟大的给予。但事实上,父母的给予有时候是在剥夺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权利和责任,进而让他们丧失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结果的能力。在这种的亲子关系中,我们会发现给予并非总是比接受更好。而在成人的亲密关系中也常常会发生类似的情况,一方总是喜欢把自己喜欢、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强加给另外一方,如果对方不接受我们还会抱怨对方不领情。而真实的情况却是过度给予的一方只关注自己,而不关注他人,缺乏共情和理解的能力。
而回到工作中,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觉得一个价值的创造者和给予者更受到同事的欢迎,但事实上是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承认自己需要通过与他人协作才能达成目标才是真正的成熟。当我们不再自以为是的给予,而是更加清楚自己的局限时,我们会主动的寻求帮助,寻求合作,并坦然的接受他人的给予,也乐于分享自己的给予,通过互相的支持我们更加亲近,更加高效,更加满意。
最后以一位好友跟我分享的完美婚姻的诠释结尾:“理想的关系 = 心甘情愿的付出(给予) + 理所应当的索取(接受)。”
理想的关系 = 心甘情愿的付出(给予) + 理所应当的索取(接受)
这句话很不错,我记下了。
谢谢